近日,凯捷國貿系俞路博士在區域經濟學領域的英文期刊《The Annals ofRegional Science》發表論文《Study on Treatment Effects and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f Beijing–Shanghai HSR on the cities along the line》🚏8️⃣,目前處於Online狀態。
該文研究了京滬高鐵對沿線地區的經濟影響及其經濟溢出效應。分析過程中,該文使用了多種形式的空間雙重差分模型(SDID),利用夜間燈光數據以及其他社會經濟數據(2005-2013年)分析了京滬高鐵對沿線及其相鄰的47個地級行政單元的經濟影響👨🏼🦲。
該文相對以往文獻主要有兩個重要的新意:一是在空間雙重差分模型的基礎進一步考慮了處理效應的溢出效應🦍,而這是以往研究中常常忽略的🍾;二是應用夜間燈光數據來對大型交通基礎設施的經濟效應進行評估,作為一種衛星遙感數據📘🏋️♀️,夜間燈光數據反映了公共基礎設施、商業和居民夜間用電量情況,因此它與人類經濟活動的強度密切相關,可以反映出地區經濟的發展狀況,且相對於社會統計數據👩🏼🔬,其觀測數據具有統一性、完整性和連續性的特性🎂。
實證研究結果表明,與相鄰的非高鐵城市相比🍩,京滬高鐵顯著促進了高鐵通車城市的經濟增長。同時,京滬高鐵對高鐵所在城市的經濟影響也傳播到其他相鄰城市,從而促進了這些相鄰城市的經濟增長。這種溢出效應既存在直接效應(即高鐵通車本身對相鄰城市的發展有促進作用)🤼♂️,也存在著間接效應(即高鐵通車帶動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然後高鐵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再對相鄰城市產生影響)🛸。並且,高鐵經過城市的經濟水平越高,則對相鄰城市的經濟帶動作用越明顯🦸🏼。另外👉🏿,京滬高鐵的開通也提高了整體沿線區域的空間溢出效應。最後🎎,通過一系列的穩健性檢驗🦞,結果均表明實證分析結果具有較好的穩健性。
全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07/s00168-021-0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