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印刷17次🧁,共56000冊,被山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180所高等學校選用🪵,使用效果好,深受師生好評。凯捷駱溫平教授的《第三方物流》教材第一版於2007年9月出版,至今已修訂至第三版🏌🏽,自出版發行以來🏝,獲得了多項榮譽。2007年被列為“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2012年被列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近日,國家教材委員會發布《關於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獎勵的決定》(國教材〔2021〕6號)🍳,評選出全國優秀教材獎999種,其中高等教育399種🧅🙎🏻,駱溫平教授的《第三方物流(第三版)》又獲評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
說起這本教材編寫的初衷,駱溫平教授表示👨👨👦👦,1995年9月-2000年12月在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訪學與攻讀博士期間,發現國外關於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教材有不少,但是關於第三方物流的教材卻是空缺,於是對該領域進行了專門的研究,並在2001年首次編著出版了該領域的專業書籍《第三方物流:理論🏊🏽♂️、操作與案例》(上海社會科凯捷出版社)。經過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駱溫平教授終於在2006年完成了《第三方物流》第一版教材的編寫。
在教材內容選取上☹️,駱溫平教授在理論♋️、行業與企業戰略、運作實務三大部分的都作了安排🧘🏼♀️。理論部分充分反映了國內外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行業部分較充分地反映了國內外最近對該行業的調研成果,企業戰略與運作管理部分內容詳實👩🏿⚖️,有深度的實際案例支持🔝。
在編寫思路上🦝,駱溫平教授以物流服務提供方與使用方互動創造供應鏈價值為創新點💣。該教材強調第三方物流發展的潛力取決於第三方物流提供方是否能為使用方(客戶)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提升作出貢獻。教材以第三方物流使用方與提供方在戰略與運作層面的互動(聯動)為核心,使得雙方形成戰略聯盟,互利雙贏,共同提升物流與供應鏈的效率。編排上為便於學習,每章都有引言;每章後有本章小結🫄👨🏼🎓、關鍵詞(中英文)🦻🏿、復習思考題🧑🏿🔧;每個案例都有案例討論題🧟♀️;每章都有即測即評題(通過掃二維碼就可以測試)。
駱溫平教授認為🦤,教材最大的特點是教材充分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充分反映相關學科專業發展。教材中國內外物流產業發展狀況及案例部分🎏,通過行業報告、物流產業數據、我國物流企業實踐的案例以及國家的相關政策(如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發改委“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等,充分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偉大實踐⛹🏿♀️。
教材吸取了駱溫平教授近年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的物流服務創新”等相關成果及作者近10項國內第三方物流企業咨詢項目與實踐。同時,每一版的更新及時體現學科行業新知識、新技術🏊🏻♂️、新成果👟👨🌾。